“島小廟多”是他形容對台灣的印象時常用的詞。

除了供著太乙真人的行天宮他覺得有趣,阿鯤對於台灣到處都有土地公廟這點也非常的感興趣,照他的形容就是台灣的小廟多的跟7-11便利商店一樣,走幾步就有,為拜拜的信徒提供許多方便,而且每座小廟宇的香火彷彿都很興旺可見信徒之廣;在大陸,早年由於共產黨禁止宗教,北方的廟宇大都只代表一座古蹟(據北方仔說,南方人比較”迷信”,對宗教活動的熱中度跟北方人不同),禁止崇拜任何的神,所以他印象裡參觀過的廟宇都是供著神像,沒有香火,這幾年據說容許個人燒香拜佛,但是仍然禁止聚眾型的宗教活動,像台灣那種熱熱鬧鬧的迎神廟會,打鼓吹嗩吶加上電子花車,阿鯤別說看過了,簡直聽也沒聽過。碰巧我們去台中的時候還遇到一個迎神車隊,算是給他開了眼界。

剛到台灣,從中正機場駛向台北,過了林口就看到路旁的山坡上有兩座很大的神像,一座是土地公,一座是好像是金童挪扎;去石門水庫吃活魚的路上走北二高,經過”紅爐地”的時候,巨大的土地公像讓他覺得amazing;到了石門,在中科院宿舍旁的一片草地休憩等吃飯的時候,草地旁的大榕樹下也建了一座小廟,供了土地公;我們去板橋找新娘秘書的工作室,她指引我們的路標之一,就是在巷口的土地公廟旁轉彎;台灣的小廟宇實在太多,多到我們大概習以為常,經過小街小巷時,旁邊立了一小座廟、或是宮、或是寺,道教或是佛教的,我們好像不曾真的關心,覺得是平常街景的一部份。我從小回家,天天經過的路上,經阿鯤仔細心指點,我才恍然,隨便一數就有三座”宮”,另一條路上,也有兩間廟,裡面拜的是誰,我一點也不知道,連我爸我媽也不曉得。

我們,大概對宗教的多元化與信仰自由,非常習慣,甚至覺得理所當然。想到這點,覺得自由的滋味,真是太幸福了。

牛耳石雕公園裡,素人石雕藝術家林淵先生刻的土地公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opicalLiv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