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星期六晚上,我們鮮少在家,不是出去吃飯,就是跟朋友hang out,尤其到了夏天,我們出外旅行的次數也多,星期六也許在海邊,也許在山裡,反正就是不常待在家。
這幾天因為阿鯤仔有MBA課,從週四到週日,每天十二個小時,美其名為residency,其實是把原本一學期三學分的課濃縮成四天,教學時數不變,講課的內容也一樣,標準的填鴨式教育,至於學生聽不聽的進去,吸收多少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因此,這禮拜六晚上,我們不出門,在家晚餐。
白天我自己一人晃,把家附近的三個mall 都逛了,還去了超市和農夫市場,買下禮拜需要的吃食蔬菜,傍晚上健身房揮汗甩肥肉,回家舒服地洗了個澡之後,準備了簡單的晚餐,倒了西班牙來的Riojo,等阿鯤仔回來, unwind & chill。
阿鯤仔一向喜歡羊肉,尤其是烤羊肉串,涮羊肉,都是他對北京念茲在茲的想念。我家沒有吃羊肉的習慣,外婆年輕時在大陸吃了山羊肉,對那股羊羶拒之千里,一生都在廚房料理三餐的她,從來沒煮過羊肉;到了母親這輩,口味稍微多元化,還能吃點外面買的羊肉爐跟饒河街夜市的藥燉羊肉,但也僅止於此。
人家說飲食文化是從小薰陶培養的,you had to grow up with the flavor。在美國吃到的羊肉雖然腥羶不特別重,但剛開始嘗試時,我仍然不太習慣。
剛認識阿鯤仔的時候,他為了努力獻殷勤,提議要自己桿水餃皮,包餃子,顯示一下北方人的手藝。他興致勃勃的要包羊肉水餃,我聽了很是懼怕,想說水煮的羊絞肉,是個什麼味道?商討過後,他包了南瓜豬肉餡水餃,受到我的大力讚賞。
之後我們跟北京來的朋友吃過幾回烤羊肉串,涮羊肉火鍋後,我對羊肉的保守心態漸漸減少,開始覺得羊肉有種特殊的美味,像是吃藍乳酪(或是對西方人而言,吃皮蛋,豆腐乳?),一旦接受初期的味覺shock後,漸漸地能覺出味道的complex,越品越有味。原本讓我捏著鼻子都不肯靠近的羊奶乳酪(goat cheese),現在可以很驕傲的說:我很喜歡。
西餐裡的羊肉料理,豪華點的把羊肋排大火燒烤/封煎,吃的時候佐紅酒濃縮汁或是薄荷醬;平民化的把整塊羊腿抹了香草大蒜橄欖油後,慢火烘烤兩小時,一隻羊腿切成片,足以餵飽十餘來人;中東料裡的kabob,把羊肉切小塊用香料優格醃泡入味,或抹足了大小茴香乾搓入味,串成串,明火燒烤也是很豪爽的吃法。
我們今天吃的是用普羅旺斯香草(herbes de Provence),檸檬皮屑,並以海鹽黑胡椒提味,表面抹上橄欖油,大火封烤的羊肩排。普羅旺斯香草指的是普羅旺斯產的多種乾燥香草混合物,我家裡這瓶混有迷迭香(rosemary),麝香草(thyme),牛膝草(marjoram),月桂葉,用來做香煎/烤雞排,紙包烤魚,蔬菜燉香腸等料理很不錯。若用來烤羊腿或牛排的話,我覺得會被肉的味道壓過,遜色了點。
羊肩排不同於羊肋或羊腿,味道淡一些,很適合普羅旺斯香草,肉直比較軟嫩,價錢居中,而且份量通常可以一人一塊,準備起來方便,吃完也不會有剩。我下午在市場看到,覺得肉直新鮮,就買回來當晚餐。
作法很容易,先用鹽,黑胡椒按摩羊排,再把普羅旺斯香草與檸檬皮屑灑上,不需要把肉的表面積全部以香草覆蓋,一面肉大概用1/8茶匙的份量,記得翻面重複同樣的動作。然後放置十五分鐘,烤之前在肉排表面淋一點特級橄欖油,上Grill封烤,一面約三到五分鐘,至表面金黃,這樣烤出來是五分熟 (medium)的程度。
吃的時候淋上一點檸檬汁,喚醒(wake up)肉的鮮美,也去一點烤肉的油膩,讓夏天的晚餐,更為清爽可口。
主食是包了外皮(husk)烤的甜玉米
搭配的菠菜沙拉,我先把甜洋蔥炒到焦黃,並用鹽胡椒調味,最後加義大利黑醋,雞湯(這些就是沙拉醬汁),趁熱淋在嫩菠菜上面,幫助菠菜軟化,吃起來比較不”生”,然後配了去籽的蕃茄,蔓越莓乾與葵花子,最後澆上幾滴檸檬味道的橄欖油,跟羊排的檸檬味互相呼應。
最近我跟阿鯤仔的工作都很忙碌,早上若不是我先走,他在被窩裡勉強張開眼睛道別,就是兩人匆匆起來梳洗背上電腦包就說再見,一南一北往兩個不同的方向去上班;晚上他常要上課,做作業交報告,或是我有實驗晚歸,晚飯常常不在一起吃,所以週末的時候,我們很珍惜晚餐的時間,盡量spend quality time together,希望這段忙碌趕快過去,我們能有更多的quantity time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