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三月初的週六早晨,陽光明媚,空氣裡仍然帶著早春的寒冽,院子裡的鬱金香正冒著綠葉,從化雪後逐漸退凍的泥土裡伸出來努力擁抱陽光。我坐在明亮的書房裡喝著熱咖啡,一個美麗的週末正要開始,我跟阿鯤仔打算出門採買四月回台灣探親的禮物,然後在小館裡吃個飯享受悠閒。然而,一封簡短的email,讓這個充滿秩序與希望的世界一下子籠罩了陰影。


  
公公晚上起床如廁跌倒,昏迷不醒,住在加護病房。


我打了幾通電話,跟二舅阿姨媽媽分別問了情形,忖測情況不好,週一上班安排了假期跟機票,把原本回台灣的行程提前挪了三個星期,提著簡單的一箱行囊回到台北。出國多年,從來沒有一次的飛行讓我如此心焦,如此不安,感覺如此漫長。我不斷告訴自己,該面對的要勇敢面對,回去台北能跟家人共度一段困難的時光,無論發生什麼事,總是好的。


阿鯤仔過了幾天後也到了台北,原本悲傷憂鬱的外婆,看到我們兩個最後到齊的家庭成員,也稍微地展開笑顏。同時,阿鯤仔也是我最大的精神支柱,在那段日子裡,外公的四個孩子們做出一個又一個困難的決定,家裡呈現一種不尋常的緊繃氣氛,加上外公幾次病況危急,我們站在床邊不能有任何一點幫助的無力感,我感到極為深刻的痛楚。


外公臥床的期間,我們一家十七口每日輪流探望,加上外公一個個交情六十多年的同學朋友同事部屬們,住在同一社區平日搓麻將的鄰居也一個個來看他,所以病房裡除了請來的看護阿姨之外,總還會有幾個人陪著他,我們去看公公的時候,跟他閒聊當天的天氣,午餐吃了什麼。二舅則是每晚在病床邊念金剛經給他聽。外公靜靜的躺著,除了偶爾的肢體動作外,只見他胸口一呼一吸的起伏。我們幫他梳頭,洗臉,擦澡,拍痰,翻身,換衣服,我想著外公一生從來不愛麻煩別人,就算年紀大了很多事情都堅持自己來,現在他要是有意識知道必須仰賴他人照顧,心裡一定很不好受。


在病房陪伴的時候,外公靜靜的躺著,我感覺好像平日一樣,他總是微笑的看著他的孩子孫子們聊天嬉鬧甚或鬥嘴,外公向來不是個多言的人,很少說話,他有著民國初年讀書人對於家庭對於國家民族的使命感,總是對自身的要求很嚴格,認為修養自身才能做為子孫的榜樣,這樣子孫才能教養成器,達到修身齊家治國的目的。他強調做事有分寸,善始善終;做人要有立場,知進退,知過能改,凡事要忍耐;提醒我們持家要不圖浮華要重實際。他很少介入子女之間的爭執與衝突,在他的自傳裡提到子女婿共八人,每人的性格不一樣,惟應異中求同。外公非常慈愛也非常細心,管教孩子們算是扮演白臉的角色,孫輩裡我跟外公外婆相處的時間最長,記憶裡也沒有他打罵過我的印象,反而總是我被爸媽打罰後的避風港。他一輩子最大的責任就是照顧家人,以現在的標準來看絕對可以掛上新好男人的標誌。


記得有一天在病床邊,外婆拉著外公打著點滴的手,外公意識模糊地叫了一聲:
漢英,外婆用家鄉話細細的唸著:老頭,當初我們來台灣,只有我們兩個人,現在我們已經十七個摟!你看看,我們已經有這麼多孩子孫子…..” 

以前我不瞭解,甚至我也不確定外婆的孩子們是否真的瞭解,外婆為什麼每年總在過年過節的時候高興的數著今年吃飯有幾個人?我有記憶以來是從二舅結婚後開始數,更別提在這之前已經有的十口人,多年後阿姨出嫁,家庭聚會裡又多了姨丈,此後兩年阿姨有了小表弟,家裡的人數便增加到十六個,等我跟阿鯤仔結婚後,婆婆得意的跟公公說,現在我們已經有十七個人了。 

然而就在這一刻,我突然完全瞭解外婆年年數人頭的心情,他們經歷過那段戰亂流離的年代,年輕的時候先是日本人入侵而逃離家鄉,在難民營當過難民,婆婆當時年幼,仍留在家鄉。年少的外公原本在上海當實習生,打算報考高中,盧溝橋戰事發生後便跟鄉里的幾個親戚鄰居,從江蘇一路逃到漢口。後來他從軍抗戰,擔任運輸的工作。八年戰爭結束後隨著國民黨軍隊撤退,輾轉來到舉目無親的台灣定居,在高雄下船的時候對台灣氣候極不適應,卻意外的發現台灣的香蕉好吃又便宜,幾經遷移後定居在花蓮的空軍基地
….原本想著只是暫時駐守台灣,過幾年打勝仗必能返回故鄉,不料一晃五十多年,兩岸的差異越來越大。這其中又有四十年左右完全喪失家鄉的音信,斬段與所有親人的聯絡。那種想念與孤獨,想必十分不好受,可是我們不曾聽外公提起過,只在他手寫的自傳裡才能隱約體會他對故鄉的嚮往與對親人懷念。然而,在這一刻,離鄉背井多年的我,突然覺得那一段的歷史在這外婆這句話裡面,離著我好近,我突然覺得我能體會他們移居異鄉,舉目無親無故的辛酸與辛苦,以及在異鄉看見子孫繁衍,家庭壯大的成就。

在台灣陪伴外公的兩個星期,我覺得自己成長了很多,對於生命,對於死亡,對於家庭的
attachment與責任,有了跟從前不一樣的認識,有了更多對親情的不捨。我對未來期許一向把回台灣發展放在五年計畫之後的框框,但是身為家庭成員的一份子,我難道能忍受一再錯過參與家庭發生的大小事情的機會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ropicalLiv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