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多年前第一次在D大遇見阿鯤仔的時候,我就認定他是中國人,而且是對岸的”陸客”。不過,卻有很多人不同意我的觀點。
案例一:來自台南,”台灣意識”特別強烈的Y,也在D大讀研究所。他剛來的時候被分配到一個英語訓練班,班上大多是大陸留學生。第一天上課,Y男環視四周,沒看見島上來的同胞,心慌慌,想說這一個月沒人跟他講台語,整天不是英語就是”普通話”,那可不是要悶壞了?!好在,課間休息時瞟見皮膚黝黑的阿鯤仔(據Y男形容這人穿著打扮行為舉止都向台灣人,whatever that means…),於是興高采烈的跑去”認老鄉”,沒想到阿鯤仔一開口,標準的京腔,立刻讓Y男的夢想破碎….
案例二:某年我們去波士頓玩耍,在哈佛附近找了一家台灣飯館吃飯。席間四人有三人是台灣來的,異鄉遊子見到了沙茶空心菜,三杯雞這樣的菜單當然是高興極了,嘰嘰喳喳的討論著要點什麼菜,帶著台灣國語,從嘉義來的老闆娘也很熱情地招待我們這桌。突然,她端詳著阿鯤仔,指著他問:『你是不是嘉義來的阿?』阿鯤仔搖搖頭,我們四人彼此相望,覺得實在太好笑了,皮膚黑就是嘉義人嗎?老闆娘仍舊不死心,硬把在廚房工作的老闆叫出來:『你看看,他是不是跟阿義好像?可是他是北京來的耶#$&@』最後,還是用一口京腔讓老闆娘死心,真的,不是黑就是嘉義來的….
案例三:阿鯤仔去買釣魚用具,櫃臺的老伯伯打過越戰,問他說:『你是越南人吧?我一看就覺得你是』
案例四:我們準備結婚的時候去珠寶店買婚戒,挑了幾款都沒有中意的,售貨小姐思忖了一番,問阿鯤仔是不是夏威夷來的?有幾款刻花紋的戒指也許會合胃口?
案例五:我們在費城,走進一家便利商店買飲料,看店的老闆像是亞洲人。我用英文問老闆咖啡杯在哪裡?老闆冒出一句韓文,我聳聳肩,表示聽不懂,老闆看我一臉茫然,便轉過身跟在一旁挑口香糖的阿鯤仔,機嚕咕嚕講了好幾句,還用手指指我,後來看阿鯤仔也是一臉茫然,老闆無奈,用口音很重的英文說:『抱歉抱歉,我以為你是Korean,想叫你跟這位小姐翻譯一下。』
案例六:阿鯤仔從德州出差回來的飛機上,坐在一位女士跟約五歲的小男孩旁邊,看起來像是媽媽帶兒子出門,母子間用西班牙文對話。飛機起飛不久後,小男孩看見地面上的燈光興奮的問媽媽:『#$%^&! Philadelphia?』於是女士轉過頭來,用生硬的英語問阿鯤仔說:『我們已經到費城了嗎?什麼時候降落?』阿鯤仔跟他解釋還有兩個小時,現在還沒到,女士似懂非懂點了個頭,想了一想,用西班牙文回答『#$%&@#$%^&@# Espaniel?』(這次竟然被認成墨西哥人), 阿鯤仔回答:『No, I am Chinese』,女士睜大眼睛,不可置信的挖拉挖拉又說了一堆話,阿鯤仔聽懂的部分只有『No Espaniel? 』,小男孩聽見之言片語,興奮的望著阿鯤仔『@#$% Espaniel? @#$%!&....... 』真是尷尬, 媽媽只好跟他解釋:『#$%!@ No Espaniel.... $@#^& ....Shino (西班牙文裡的中國人)....』
總結這幾次的經驗,皮膚黑是最不準的猜測標準,因為有很多種可能。
至於我….比較好認,老美通常問我是不是中國人,只有偶爾被認成韓國人。但是,讓我不能瞭解的是,大陸同胞常問我是”國內哪裡來的”…就連台灣同胞也常把我誤認為陸客,嗚嗚~ 雖然我台語不輪轉,但也不能就把我正港的島民身份一筆勾消阿…
現在全球化的腳步越來越快,光用人種分群已經不足以涵蓋現有的diversity,我贊成以"地球人"自居,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